打破发行冰点 平台型基金成“爆款”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6月14日,工銀瑞信基金髮布工銀瑞信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基金募集規模接近18億元,成爲近期少見的“爆款”產品。與此同時,多隻主動權益基金放開限購“迎客”,並逆勢佈局。
逆勢營銷難
根據公告,工銀瑞信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募集規模共17.85億元,有效認購總戶數2.76萬戶。其中,募集期間基金管理人運用固有資金認購2000.22萬份,佔基金總份額比1.1205%;基金管理人的從業人員認購1160.12萬份,佔基金總份額比0.6499%。
這隻基金由杜洋領銜,與胡志利、譚冬寒、盛震山共同管理。作爲一隻四位基金經理共管的創新平臺型基金,基金公司在發行前期做了不少預熱宣傳,其發行動向一直備受行業關注。
5月份,由於市場持續震盪,公募基金髮行步入冰點時刻。Choice數據顯示,5月混合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僅2.31億份,創下近10年以來的紀錄。多位業內人士坦言,新基金髮行喫力。“冰點發行基金逆勢營銷太難了,近期發權益基金的都是勇士。雖然我們引導投資者低位佈局,但投資者普遍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新基金髮行很困難。”一家公募市場人士稱。
一位渠道銷售人士透露,一些基金公司甚至出動了投資總監去維護客戶,但效果依舊不佳。“所有近期發行新基金的,基金經理都在外面賣產品,奮力路演。”
對於持有期產品,市場接受度則更低,“今年很多持有期產品都賣不動了,三年期的長持有期產品更是讓投資者談虎色變。”上述渠道銷售人士感嘆。
儘管新基金整體發行艱難,仍有不少基金公司逆勢佈局,在冰點時刻大力招攬資金。除了工銀瑞信三年持有期混合外,近期,還有另一隻基金募集規模超10億份。截至6月12日,中信保誠基金旗下的中信保誠遠見成長混合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該基金於6月1日開始募集,計劃於6月20日結束募集,產品發行主渠道爲託管行中信銀行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
敞開大門迎客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2只主動權益基金髮行份額超過20億份,其中多隻是在2月份和4月份開啓募集。發行份額最多的爲胡宜斌管理的華安景氣,發行時間爲4月10日至4月25日,發行份額達到54.53億份,有效認購戶數5.96萬戶。
其次是付浩、張曉宇管理的易方達國企主題,發行份額30.87億份,有效認購戶數4.59萬戶。硃紅裕管理的招商社會責任、曾豪管理的博時均衡優選、黃俊管理的南方浩穩優選9個月持有、姜誠管理的中泰元和價值精選、剛登峯管理的泉果思源三年持有、劉瀟管理的華安匠心甄選等產品發行份額均超過20億份。此外,四隻央企ETF認購較爲火爆,匯添富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廣發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招商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華泰柏瑞中證企業紅利ETF均超過20億元的募集上限,觸發比例配售。
在市場震盪之際,近期,多隻基金放開限購,熱情迎客。6月13日,知名績優基金經理林英睿管理的廣發多策略、廣發睿毅、廣發價值、廣發聚富等產品均放寬申購,將投資者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申購及轉換轉入基金的業務限額由此前的10萬元提升至500萬元。
同日,鮑無可所管的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股票基金恢復接受20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趙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自6月13日起恢復申購併開放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將大額申購上限定爲5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行業向來存在“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的說法,在基金髮行冰點期逆向佈局,能夠提升投資勝率。據Choice數據,2013年1月至今年5月的125個月中,共有25個月的混合型基金月度平均發行份額低於5億份,若將這25個月定義爲冰點期,在過去10年的任一冰點期買入基金,持有三年的平均收益均爲正,且有多隻基金獲得翻倍以上收益。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0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