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當孩子是討好型人格的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改變此現狀。要先瞭解孩子形成這種人格的原因,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更好的改變孩子的性格。同時家長還要多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讓孩子擺脫討好型人格。
兒童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1、被吼後孩子低眉順眼,選擇妥協討好,不懂反抗,還選擇討好對方,這是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的典型表現。有時候,很多家長都把這種行爲,誤會成了懂事。比如,有的家長吼孩子,還動手打孩子,但孩子卻反過來緊緊抱住爸媽,不停道歉。哪怕錯的是家長,孩子也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只爲了止息這場打罵風波。
2、渴望被愛。討好型人格的人渴望被愛,可能是因爲小時候缺少父母的愛和陪伴,留下了心理陰影,導致他們無比渴望被愛,並願意爲此付出一切。很多時候,哪怕別人給出一丁點、出於禮貌的關懷,也會讓他們受寵若驚,並十倍百倍的回報。
3、不懂得拒絕。即使再不喜歡,再不情願,也從來不說“不”。他們完全不懂得拒絕別人,在別人眼裏是個典型的“老好人”,“好說話”,脾氣好,性格好。實際上,這些孩子都在委屈自己,哪怕困難全都留給了自己,也會咬牙忍住,表面看雲淡風輕,內心卻非常壓抑。
4、不敢提要求。討好型人格的小孩不敢向別人提要求,甚至包括最親近最信賴的父母。實際上,很多人形成這種人格,父母都要負起一定責任。很多討好型人格的小孩,一開始也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嘗試向父母提自己的要求,比如看上一個喜歡的玩具想要得到時。
孩子爲什麼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1、孩子得不到肯定。“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自己的孩子說過這句話。不論孩子的成績是否進步、有沒有特長,家長都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於是孩子往往在父母的心裏得不到肯定,慢慢變得自卑。
於是孩子爲了迎合父母的喜好,得到父母的認可,便會加倍努力成爲父母心中優秀的人。這過程中便會削弱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儘管最終會成功,也只是在爲父母而活而已。
2、家長控制慾太強。很多家長爲了像孩子展示自己“權威性”,便會加劇自己的控制慾,只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事事包辦的結果往往就是讓孩子缺乏自主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了被父母安排的生活裏,缺乏自己的觀點。
3、父母經常忽略孩子。很多父母因爲工作繁忙等原因,就會忽略自己的孩子。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有的是二胎,所以有的時候孩子就會被忽略,那這個被忽略的孩子往往就是討好別人的孩子。因爲他們的觀念裏,我要是能夠討好你,我就可以得到關注。就是父母這樣對待孩子的方式導致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1、產生自卑心理。長期活在父母陰影下的孩子,不僅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其實也得不到自己的認可。這樣一來,對他的心理髮育有這非常不利的影響。在做決定的時候,往往會認爲自己的想法會受到他人的嘲笑,於是會越來越自卑。
2、沒有人際交往能力。長期附和別人想法的孩子,看上去隨波逐流,可以和周圍的人成爲朋友。事實上,因爲自己缺乏主見,周圍的人往往不願意和這種類型的人相處。時間長了,便會形成惡性循環,在自我否定和被他人疏離中循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0条评论,欢迎点评!